2013 – 2014
會議
|
國際傳播學學會(ICA)西雅圖會議2014
|
日期: |
2014年5月22日至26日 |
地點: |
喜來登西雅圖酒店 |
詳情: |
陳韜文教授日前當選國際傳播學會會士(ICA Fellow),授獎儀式於2014年5月24日在美國西雅圖國際傳播學會年會上舉行。國際傳播學會是全球最具聲望的傳播學者組織,僅有極少數為傳播學研 究作出卓越貢獻的學者獲選會士。陳韜文教授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傳播學者。這不僅是陳教授個人的學術榮譽,亦是全球華人傳播學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國 際傳播學會前主席Cynthia Stohl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邱林川教授在提名信中寫道:「陳韜文教授是一個典範式的研究者和教師,也是學術社群的中流砥柱,因此他顯然應 當獲選為國際傳播學會會士,並得到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認可」。此外,三位國際傳播學會會士Patrice Buzzanell教授、Akiba Cohen教授、David Weaver教授及傑出的華人傳播學者潘忠黨教授均致信支持提名。
今年國際傳播學會年會上,曾於香港中文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多年的李金銓教授獲得Aubrey Fisher傑出導師獎。5月24日晚,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及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學系於國際傳播學會會場西雅圖喜來登酒店Issaquah廳 舉辦聯合茶會,慶祝陳韜文教授與李金銓教授獲得學術榮譽。共有約10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傳播學者與學生到場致賀,其中包括現任國際傳播學會主席、兩位前任 國際傳播學會主席、以及Elihu Katz、Monroe Price、Sandra Braman等著名傳播學者。參加本次聯合茶會的張志安教授會後在微博上發表博文並附上現場照片,稱之為見證「華人傳播研究榮光」的時刻。 |
|
|
|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2013
日期: |
2013年11月6日 |
地點: |
台灣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
詳情: |
本院博士研究生趙萌萌的論文《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Platforms on Perceived Credibility, Brand Attitude and Purchase Intentions》,於2013年11月在台灣舉行的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上獲得學生組最佳論文獎。 |
|
|
|
工作坊
第七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2014「數位時代的傳播倫理問題」
|
日期: |
2014年1月17日至18日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2室 |
詳情: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於2014年初推出第七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由學院於2012年成立的「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C研中心)主辦,此次訪問研究主題為「數位時代的傳播倫理問題」。今屆共有十二位學者獲邀參加,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訪問期間的生活費用將由學院提供。
|
|
|
|
|
研討會及講座
|
Making Sense Sensibly: The Role of Emotion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
日期: |
2014年6月5日 |
時間: |
早上11時正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Jin Yan, Associate Professor & Associate Director for Research and Outreach, Richard T. Robertson School of Media & Culture,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 |
|
|
|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Need to Know: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
日期: |
2014年6月5日 |
時間: |
早上9時30分至早上11時正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W. Timothy Coombs, Crisi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Nicholson School of Communication,美國中央佛羅裡達大學 |
|
|
|
|
|
|
|
|
|
|
“Under the Weather:” A Study on the Links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News Reporting of the Olympics
|
日期: |
2014年4月4日 |
時間: |
早上11時正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Bu Zhong, Associate Professor,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 |
|
|
|
|
Media and Empire Re-Networked by Prof. Oliver Boyd-Barrett
|
日期: |
2014年3月7日 |
時間: |
早上11時15分至下午12時45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Oliver Boyd-Barrett, Professor Emeritus,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及鮑林格林州立大學 |
|
|
|
|
大中華訪問學者專題講座
|
日期: |
2014年1月24日(星期五)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4室 |
主持人: |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聞學院黃懿慧教授 |
講者: |
範東升,中國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
主題: |
中國主要報業集團數位化轉型評析 |
講者: |
劉瑞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教授 |
主題: |
中國微博「熱」的「冷」解析 |
講者: |
王曉梅,中國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
主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讀報組」活動及其功能 |
講者: |
裴曉軍,中國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西師範大學副教授 |
主題: |
政治家辦報:一個亟待澄清的概念 |
講者: |
徐新民,中國內蒙古師範大學文學院新聞系教授 |
主題: |
中國大陸的微博江湖 |
講者: |
孫式文,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
主題: |
傳播創意的隱喻思維 |
|
|
|
|
Mapping Digital Media in China” Report Launch & Public Seminar
|
日期: |
2014年1月16日 |
時間: |
早上9時15分至中午12時正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
|
|
|
|
|
Towards a Moral Economy of Television
|
日期: |
2013年11月27日 |
時間: |
早上11時正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David Hesmondhalgh, Professor of Media and Music Industries,英國裡茲大學 |
|
|
|
|
|
|
|
|
|
|
|
|
|
|
沒有分工就沒有正義——從「冰點事件」到「新快報事件」新聞專業主義的歷史考察
|
日期: |
2013年11月26日 |
時間: |
早上11時正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盧躍剛先生,中國內地資深傳媒人 |
|
|
|
|
Screen Distribution and the New King Kongs of the Online World
|
日期: |
2013年10月23日 |
時間: |
下午3時30分至下午5時正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Stuart Cunningham,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 |
|
|
|
|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within Us: Perceptive, 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ve Causes of Close-mindedness among Digitalized, Networked Publics and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se Causes
|
日期: |
2013年10月22日 |
時間: |
下午1時30分至下午3時正 (presentation on major parts of the studies)
下午3時正至下午4時15分 (discussion and some additional parts of the studies)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4室 |
講者: |
Jeong-Nam Kim, 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Brian Lamb School of Communication,普渡大學 |
|
|
|
|
Queers and Class: Towards a Cultural Politics of Love and Solidarity
|
日期: |
2013年10月8日 |
時間: |
早上11時正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Lisa Henderson, Professor of Communication and Affiliate Faculty in Americ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 |
|
|
|
|
Weibo and Samizdat: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ommunist Media Systems of China and the Former Soviet Bloc
|
日期: |
2013年9月17日 |
時間: |
早上11時正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講者: |
Miklos Sukosd,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 |
|
|
|
C研俱樂部
|
Doing a PhD Thesis: Topic Selection,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Thesis Writing and Stress Management
|
日期: |
2013年11月29日 |
時間: |
下午4時正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詳情: |
寫論文的時候有沒有感到壓力?壓力在學術生涯中普遍存在,不論是經驗老到的教授或是剛畢業的博士生都不能避免。是次C研俱樂部,兩位剛完成博士論文的研究生會分享他們在準備論文時的經驗,包括論文題目的選擇、資料的搜集、資料分析及論文贊寫。他們亦分享了如何面對畢業年的壓力。 |
|
|
Sharing of Prof. Kim and Prof. Chen
|
日期: |
2013年11月15日 |
時間: |
下午3時正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詳情: |
是次C研俱樂部由兩位新任教授主講。她們分別是金昭廷教授及陳萱庭教授。兩位教授都在東南亞國家長大,負笈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學成後又到了另一個東南亞社會就職。她們會分享這種跨地域的經驗對她們的研究生涯帶來了怎樣的挑戰和機會?在大都會之下的學術生活又是如何? |
|
|
New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of Political Scandal
|
日期: |
2013年10月25日 |
時間: |
下午4時正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詳情: |
是次C研俱樂部由德國博士研究交換生Christian von Sikorski 分享他對新媒體及政治醜聞傳播的研究。 在過去兩年,本港出現了數宗有名的政治醜聞,在媒體的幫助下,透明度的提升使醜聞的高傳播性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現象。 新媒體在揭露和報導醜聞上擔當了重要的角色,他們提供了平臺讓市民大眾主動參與溝通和討論醜聞。 |
|
|
Gender
|
日期: |
2013年10月11日 |
時間: |
下午4時正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詳情: |
本次俱樂部的研究題目為性別。雖然我們的主要研究重點不在性別,但當進行有關媒體和傳播的研究時,經常會出現與性別有關的問題和考慮。更重要的是,社會及文化對性別和性別角色的定義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李立峯教授比較中美雜誌如何建構健康女性的身形。另一講者則主要談及女性博士研究生在中國父權社會下尋找伴侶的困難和壓力。第三位研究生講者則探索女權話劇”陰道獨白” 在中港臺改編的不同。此次活動邀請了訪問學者professor Lisa Henderson 參與並提供意見。 |
|
|
Translocality
|
日期: |
2013年9月27日 |
時間: |
下午4時正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詳情: |
是次俱樂部題目為跨地域性。與全球化相似,跨地域性也是關於人,地域,符號及圖像在跨地域上的流動性。在現代社會,跨地域性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日常經驗。人們經常因為學習,工作,移民或旅行等因素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物質上的移動同時帶動了不同形式的跨國溝通,亦引申了新的跨本土社會關係。羅嫣及崔迪以兩個不同角度帶領有關跨地域性的討論。 以與數對夫婦的深入訪談為基礎,羅嫣會談及關於地域性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以及在中港跨境間的自我形象構造過程。崔迪則會集中談論新溝通技術對跨地域生活的影響。他會以微信為例子講述新的媒體科技如何應用在跨地域關係管理。 |
|
其他活動
|
Academics Without Guarantees: Screening and A Special C-Centre Event Memorizing Professor Stuart Hall
|
日期: |
2014年3月7日 |
時間: |
下午6時30分至晚上9時30分 |
地點: |
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313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