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研究1. 香港人身份與國家認同1996年,馬傑偉與馮應謙開始進行關於香港人身份認同的追蹤研究,以捕捉香港人國民身份與本地身份認同的變化。目前為止,該研究進行了九次調查報告。該研究項目由兩個主要組成部分:一,對於國家和本地文化標記的情感回應;二,香港人對自身和對中國內地人的「身份認同的距離」。如1996年的調查問卷所顯示,香港人對於九七回歸有強烈不安。這種不安在2002年之後逐漸減弱,但近年來有回升趨勢。1996和2012年的調查結果吸引了媒介的關注,也激起了社會討論。 |
2. 市民對傳媒公信力的評價該項目的研究目的是評測香港新聞機構的公信力,並追蹤其歷時的變化。此研究亦是評估香港新聞業「健康」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蘇鑰機教授是該項目的主要研究者,陳韜文教授亦有參與。 該項目主要以對香港市民進行的週期性的公共電話調查為研究數據。第一個調查於1997年展開,類似的調查隨後分別於2001、2006、2009、2010和2012年進行。此類調查設計了一系列的核心問題,讓公眾對各新聞機構(包括報紙和電子媒介)的表現作出1-10分的評分。公眾需要分別對本地主要的新聞機構以及整個新聞業的表現作出評價,從而得到每間機構以及整個新聞業的評分。 之前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對於傳媒公信力的認知有一個較為固定的模式。電子媒介的公信力往往被認為高於報紙媒介。在電子和報紙媒介內部也有排序。例如在電子媒介中,長年以來香港電台和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分列第一和第二。在眾多報紙中,《南華早報》和《明報》則是長期位於前兩位。 在近年的調查中,一些美國、英國、中國大陸的主要新聞機構也列入評價範圍,從而提供比較的基準。將來的研究可能會包括香港市民對於傳媒公信力這個概念的本質和特性的認識的問題。本項目歡迎其他地區學者參與合作,從而進行地區間傳媒公信力表現的比較。 類似的一系列關於傳媒公信力的問題亦在另一個關於香港記者的研究項目中有所涉及,這個項目自1990年以來每五年進行一次。研究發現公眾和記者對於各新聞機構的公信力的評價有很大差異。 以往的調查研究結果可見於報紙和專業雜誌,部分亦發表在一些學術會議及期刊中,研究成果亦被新聞界和其他社會機構所引用。
|
3. 市民使用傳統傳媒及新傳媒之情況自2006年,梁永熾教授在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開始有關研究。有關研究每兩年觀察市民在使用傳統媒體及新媒體的變化。受訪者會被問及他們擁有新舊媒體用具的數量,新媒體用具的使用頻率,使用範圍及使用密度。除了追蹤媒體的使用外,每次研究亦會針對一個關於新型溝通科技對社會影響的特定題目。過去的研究題目包括:
|
4. 市民對新聞自由及傳媒自我審查的認知該項目是一個關於香港公眾對本地新聞自由現狀以及傳媒自我審查的認知的追蹤調查,項目始於2006年,調查每兩年進行一次。調查對像是能使用中文的香港成年的居民。調查的問題包括詢問調查對象,對香港新聞自由程度是否滿意,是否認為香港傳媒的各種實踐中存在自我審查,以及他們對於傳媒的角色和表現的認知。 |
5. 社交網絡與公民參與:中港台大學生比較研究這項比較研究旨在瞭解香港、中國內地和台灣的大學生對社交媒體的使用和公民參與的關係。這個項目將會調查大學生的互聯網使用,社交媒體使用,社交媒體連接的特性,公民意識,公共事務知識,線上和線下公民參與。第一階段的項目已於2014年進行。 |
6. 企業傳播文化的比較研究這項研究是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企業傳播文化比較」的一部份,項目參與方包括了澳大利亞、奧地利、德國、英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新西蘭、瑞典和越南等國家。這項研究旨在探索文化和企業傳播之間的關係,以及回答以下問題:「當文化情境變化後,對於傳播管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在對本地文化保持敏感的同時如何發展一個全球身份?在什麼程度上傳播策略需要調整?哪些公眾還沒有進入企業的視線?哪些資訊和管道在一個國家奏效,但在另一個國家無效?內部傳播是怎樣的?多國團隊怎麼能最好地處理問題?在一個國家被認為不符合倫理的傳播實踐,卻在另一個國家司空見慣?」 |